在華容縣牛氏湖漁場,一項令人矚目的 120MW 漁光互補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該項目由該項目由國能華容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采購人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員企業——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這片 1670 畝的光伏區,憑借深圳安泰科柔性支架技術,巧妙地實現了漁業養殖與光伏發電的高效協同,成為了綠色能源與鄉村振興道路上的閃耀典范。
技術突破,筑牢安全根基,實現降本增效
項目采用深圳安泰科全球首創的擎天晴索網柔性支架,巧妙運用懸索橋原理,達成輕量化設計。而且抗風壓(0.4kN/m2)、抗雪壓(0.55kN/m2)能力遠超行業標準,為光伏設施在極端天氣下的穩定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定制化安裝是其另一亮點,支持 38 - 50 米跨距靈活調整,實現突破 50米跨度的零擾動,完美適配不規則魚塘地形。中樁基礎巧妙地落在魚塘埂邊,既方便施工,又對漁業作業毫無干擾,一舉將施工周期縮短 30%,綜合成本降低約 20%。
效能提升,實現生態共贏
在發電優化方面,15° 傾角與 3.2 米排間距設計,再借助水面降溫效應,發電效率得以提升 5% - 8%。同時,這一設計優化了魚類生長環境,助力漁業增產增收。
光污染控制同樣出色。固定 15° 傾角與 6 米邊樁高度的搭配,確保光伏板光線成功避開生態敏感區,大幅減少水面反射光對周邊生物的影響,守護區域生態平衡。
鄉村振興的綠色標桿:可復制的可持續范式
作為國家雙碳戰略與鄉村振興交匯的典范,該項目通過一系列技術創新,在經濟性、安全性與環境友好性之間達成完美平衡,為復雜地形漁光互補模式提供可復制模板,更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當漁光互補化作鄉村振興的"加速器",牛氏湖漁光互補項目的實踐印證:綠色能源革命,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華容縣牛氏湖漁場的漁光互補項目正描繪著綠色能源與鄉村繁榮的壯美畫卷,引領著行業向更可持續的未來邁進。